陰晴不定的十二月,臺北馬拉松是許多跑者都會參加的盛事,我是第一次參加臺北馬,可能近年來都有家人一同參與,因此才能有動力去跑步!
免不了要來張賽前服裝圖,路跑送的衣服都是背心🎽,我手臂肉不敢見人,只好穿自己的衣服囉~再加上本週天氣50%降雨機率,此時Gore-tex的登山帽就派上用場啦!
陰晴不定的十二月,臺北馬拉松是許多跑者都會參加的盛事,我是第一次參加臺北馬,可能近年來都有家人一同參與,因此才能有動力去跑步!
免不了要來張賽前服裝圖,路跑送的衣服都是背心🎽,我手臂肉不敢見人,只好穿自己的衣服囉~再加上本週天氣50%降雨機率,此時Gore-tex的登山帽就派上用場啦!
今年由於全球疫情的關係,許多公開活動不是延期就是取消,一開始就報好名的泳渡日月潭舉期不定的,最後還是成行了!
防疫重點下水前、上岸後都要帶口罩😷,想說這是要怎麼把口罩帶著游啊~好佳在,主辦單位在大家上岸時會幫大家準備乾淨的口罩,不然就只能放在泳帽裡跟著游了
日月潭公開水域游泳錦標賽跟日月潭國際萬人泳渡嘉年華不一樣,競賽組需有領隊及教練,才能報名。因此這次跟著永和救生隊一同參加,前一晚承辦人員就先下日月潭幫大家領取物資。
臺北市有風景區三處,圓山風景區是其一,劍潭山是五指山主稜西側的小山丘,標高153公尺,雖不高但擁有很好的登高望遠景點,位於台北市士林區圓山風景區,也是台北市最接近市中心的小山,在交通便捷上佔有極大之優勢。登山口位於中山北路四段公車劍潭站旁,這裡曾是軍事管制區與保安林地,所以有許多的軍事崗哨。這條步道也有超多羽毛球場地,感覺就像台北人常來的健身據點。步道沿途可以欣賞圓山飯店、基隆河河濱公園等景致,步道盡頭為大直的通北街165巷、北安路口處,是一條坡緩易行的郊山步道。
「三好十美,圓山10景」享受繁華寧靜之美,探索臺北發展史
圓山風景區面積133公頃,為改善區內環境設施,臺北市工務局大地工程處自99年起進行整體規劃,分年分期改善,園區以「三好十美,圓山十景」為規劃主軸,排定分年改善計畫。圓山風景區取「圓」字,有十全十美之意,尋找區內具有特色的10個景點,並配合現有「好玩、好美、好神」三種主題規劃,目前園區主要景點均已完成,環境改善大不同,深受遊客好評。
一美 | 圓山飯店 | 1973 年10 月10 日, 14 層宮殿式建築物新建落成,向來是臺北市的地標之ㄧ。 |
二美 | 藍鵲地景景觀區 | 利用現有三階坡地地形,創造空間特色,下平臺為藝術雕塑區;中平臺為輕食區;上平臺利用草花形塑臺灣藍鵲,地景景觀區。 |
三美 | 林間樂活區 | 在鬱鬱蒼林間的木平台,可供民眾或坐或站沉思打坐,提供一處森呼吸及樂活悠閒的景緻。 |
四美 | 昆蟲之森 | 位於好神及好美步道旁,林相豐富臨步道旁枯木落葉堆砌,利用環境特色營造「甲蟲的家」。 |
五美 | 崗哨體驗區 | 早期圓山是軍事管制區哨點,軍事地理位置重要,兩側有廢棄崗哨及153 營舍,具軍事歷史意義,透過簡單復原,提供登山者了解圓山時代意義,形塑懷舊思古休憩空間。 |
六美 | 繁榮臺北 | 可遠眺市區,如大直橋、基隆河,甚至是臺北101大樓,盡收眼底,同時也是欣賞都市夜景的絕佳地點。 |
七美 | 觀音夕照 | 可遠眺淡水河對岸的觀音山夕陽落日、洲美快及社子島,視野開闊景觀優美。 |
八美 | 老地方 | 位於稜線親山步道上,是登山客中途休憩站,步道旁一長型木作涼亭,北側可觀看松山機場飛機起降,甚至可聽到飛機起降轟隆的聲音! |
九美 | 飛羽的家 | 位於通北街入口步道,停留於此,可聽五色鳥啄樹幹聲音,並觀賞臺灣藍鵲身影,非常有趣,以樹屋平台概念串連三、四株大樹,營造臺灣藍鵲、五色鳥賞鳥區。 |
十美 | 隧道體驗場 | 位於圓山飯店入口處,仿圓山飯店內的戰備隧道,也結合太原五百完人及天文台遺址兩區,深具人文特色。 |
能高越嶺道,又稱能高越道路,日治時代原名能高越嶺警備道路,常被俗稱為能高越嶺古道,一條在台灣的歷史古道,最早由泰雅族與賽德克族建立,在日治時期被修建成正式道路。全線橫貫中央山脈,連接起南投霧社與花蓮銅門二地。在過去,能高越嶺道肩負起台灣島上東西間聯絡的任務。民國39年台電公司拓建人行道,架設了127座巨型鐵塔,並在每隔10公里的地點建立保線所,當時被譽為「電力的萬里長城」。
本文目錄:(點擊文字連結內容)
海拔介於1,689公尺~3,263公尺之間,擁有不同層次的植物林相分布,植物生態由高山寒原生態系、針葉林生態系至針闊葉林混生生態系,植物種類大致為玉山箭竹群落、高山杜鵑、台灣冷杉、台灣鐵杉、紅檜及殼斗科及樟科植物等。動物資源有山羌、台灣野豬、台灣獼猴、松鼠、大赤鼯鼠、白面鼯鼠、石虎、華南鼬鼠等。
能高越嶺古道,西起南投霧社、盧山,經屯原、雲海、天池到縣界(光被八表),登山界統稱「能高越嶺西段」 (西段屯原登山口至光被八表約15.5公里)
漫步在雲霧繚繞、整齊美麗的柳杉林間,拾級而上登頂海拔1212公尺的東眼山一覽桃園到大台北的景緻,這是桃園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最舒心的森林浴之旅。
距離大溪約1小時車程的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,過去曾是林務局的伐木林班,留下了許多林業遺跡,如集材機、苗圃等。在東滿步道口,還座落著一塊造林紀念石,見證著台灣林業的過去。
東眼山的生態也非常豐富,擁有約43種山鳥,以及為數眾多的哺乳動物,連中高海拔才有的白面鼯鼠都可以在這裡看見。最特別的是,有不少台灣野兔住在這裡,漫步林間時,別忘了注意您的腳邊唷!
而位於東眼山林道旁的化石區,擁有千萬年歷史的化石與地景,十分珍貴。有機會到大溪一遊,不妨也安排到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,來趟洗滌心神的森林之旅吧!
陽明山東西大縱走<逆行>
陽明山東西大縱走是貫穿陽明山國家公園的一條挑戰路線,沿路經擎天崗大草原真是美不勝收,全程有26公里,歷經10個山頭,其中七星山主峰、大屯山為小百岳,可以撿字;北、東、西、大、縱、走,共收集大縱走6個字,小油坑、冷水坑有服務區可以補給。
陽明山東西大縱走是一條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的長程縱走,在將近11個小時的路程中,可登頂十座山,分別為頂山、石梯嶺、竹篙山、七星東峰、七星主峰、大屯主峰、大屯南峰、大屯西峰、面天山、向天山。
七星山主峰高1120公尺,是台北市的最高峰。在台北市區朝北邊往上望,經常也可以望見它獨立偉岸的山影,尤其是山頂上因侵蝕而形成的七個大小不一的山頭,猶如北斗「七星」般聳立在台北上頭,山也因此得名。
由於受冬季東北季風影響,山南山北呈現全然不同的自然景觀。山北受強風吹拂,植物生長不易,白背芒與包籜矢竹成為優勢植物,每年秋季芒花開花時,甚是壯觀;山南則因有山頭遮去烈風,因此呈現典型的亞熱帶林相,林下豐富的多樣性生物,和山北截然不同。而七星山主、東峰步道貫穿山南北,走過步道,正好可以體驗兩種不同的生態景觀。
七星山還是天然的地質教室,小油坑、大油坑、夢幻湖、冷水坑,都是認識火山地形的絕佳處所。還有七星主峰上的展望,可以360度的全覽北市、北海岸等地,「登七星而小台北」,登臨的快意也使七星山備受山客喜愛。
• 地點:台北市北投區
今年是第二次參加愛跑者協會主辦的父親節路跑活動,會來參加這活動的緣份也很奇妙,去年的夏天,會長陳仁和先生是呈接我家氣密窗的單位,來施工時,會長夫人看見我們家裡擺放著單車,知道我們愛運動,因此熱情的邀約我們參加路跑活動,於是開始了這段回憶!今年一知道活動開始報名後,就與家人們相約,一起挑戰山路路跑,去年我才跑一下就肚子痛,根本沒完賽!同團參加只有男丁二名有完賽,其他人也是沒完賽,這次要來挑戰一下~
今年的天氣依然晴朗,早上五點半出門,到會場太陽已經升起,太熱情了!集合地點在明志科大操場上,一早來停車,走到操場也是一段山路,途中一對夫妻推著嬰兒車,另人佩服,先生推車時驚覺全山路時,立馬問嬰兒車上二位兒童要不要自己下來用走的,原本以為本次賽程這對夫妻會棄賽,但居然完賽,太另人覺得好有毅力哦!
四獸山,虎、豹、獅、象,是台北市信義區著名的郊山。本次與朋友相約在象山捷運站二號出口集合,海拔不高、路程不長很適合半日遊,山的展望度非常好,可將台北盆地、台北101、南港區以及遠方的山巒看盡。很適合拍照,上山有許多外來觀光客,有名的六巨石拍獨照、九五峰大合照,沿途也有廁所供民眾使用,相當之親民的登山路線!
本次路線費時約3.5小時,腳力好的人2小時以內就可以達成囉!
紅線象山捷運站二號出口
今年給自己一個機會參加42K馬拉松
老天也很賞臉,送了個適合跑步的好天氣
因為是第一次,因此做足每週跑步訓練,期許自己能完賽
一開始還真的很擔心自己無法完成
但原來想太多了,有努力還是有收獲的!